自從可樂娜疫情開始,大部分閒暇時間都待在家裡,前幾篇有提到開始使用了電子閱讀平台,包含圖書館資源以及購書平台。知道有電子書閱讀器也已經好幾年,總還是喜歡手拿著書的實感,所以即便知道但也沒有深入研究。只是陸續收了幾本學長姊的二手書,也從家裡扛了幾本繁中書籍。今年重新開始養成讀書習慣之後,逐漸使用電子書來閱讀,但常覺得用平板或電腦看書,眼睛特別容易疲累,也就打算來好好認真研究並購買一台適合自己的閱讀器。 電子閱讀器不外乎就是幾大家: Amazon 的 Kindle,速度號稱是所有閱讀器中最快的 Kobo,中文書與外文書的數量皆不少 Readmoo 的 mooink,中文書為主的平台 Tolino,德語區容易取得 Remarkable,可以做為手寫紙用途,看 pdf 方便 Sony (未曾研究所以不列) 網路上有許多分析跟比較,在此就不贅述。不過分享一個非常實用的 網頁 👈👈,可以供大家參考,幫助選擇閱讀器更有依據。 有些網路上查了很久但都查不到什麼比較的資訊,反正都查好了,想說順便分享並記錄。本身評估完所有需求包含: 想拿來讀中文書,畢竟不在台灣,實體書運費昂貴,對我來說是閒暇閱讀也沒必要。 手寫功能不強求,反而希望不要太大,方便攜帶。 基本上有讀中文書的需求就已經排除 Kindle,Kobo 和 mooink 在選。不過取得台灣品牌的 mooink 不容易。因此就把希望放在 Kobo 上。 不過,在尋找適合的閱讀器的當下,在書局摸到了 Tolino 的實體機,覺得滿不錯的,還進一步查詢到 Kobo 把 Tolino 買下來的新聞。 於是想著,如果 kobo 收購 Tolino,並且把他的閱讀器直接拿來作為 Tolino 販售,那是否 Tolino 就等於 Kobo 的機器呢? 畢竟,當你上網查詢 kobo libra 他的型號資訊跟 Tolino Vision 5 幾乎是一模一樣。不用等到回台就可以購買並使用閱讀器,是多好的夢。 因此就開始努力查詢是否能夠通用,以及平台的轉換,跟收購之後的改變。 簡單列出兩個機型重要的資訊 首先 Tolino Vision 5, 7 吋螢幕 300 ppi, 解析度 1.264 × 1.680 Pixel 重量 195 g Akku 鋰電池 1.200 mAh 充電方式 Micro-USB 記憶體容量 8 GB 閱...